close

  本報記者 楊丹
  4月26日,長沙淫雨霏霏,可在八方小區陳小放的家中,卻是另一番景象:滿室書香,春日融融。
  這是一套三層的複式公寓,佈置得古樸典雅,無論是進門處的假山流水,還是牆上的照片字畫,再或者是端放在客廳正面的那塊長沙市“十佳書香家庭”的大匾牌,都在不經意間流露著主人的品位。
  隨著主人的引導,記者走上三樓,更覺別有洞天:約80平米的三樓“陶然齋”完全是一個私人圖書館。在一排排整齊的紅木書櫃中,3萬多冊圖書分門別類地有序陳列著,散髮著書籍特有的芳香。書房中放著兩個大書桌,可供陳小放與妻子鄧大姐共同閱讀,一點兒也不擁擠。陳小放說,女兒遠在美國,他和妻子剛剛退休。所以平常兩人泡杯清茶,看本好書,便是一天的工作。
  日前,全國首屆“書香之家”的評選剛剛落幕,在入選的996個家庭中,我省占了42家。陳小放的家庭就是其一。
  這是一個典型的書香之家。陳小放的曾祖父陳少卿曾是譚延闓的老師,祖父陳燧始終認為要讀書,要讓子女讀書。他把譚延闓送給曾祖父的對聯“有兩件事,讀書力田”中的讀書作為家訓。父親陳志恪解放前是中央大學的高材生,在93歲去世前一直是長沙詩社的社長,對中國古典詩詞有很高的修養。母親生前曾任長沙市一中圖書館的館長。陳小放自己,退休前是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導主任。而他的女兒,則是那個大名鼎鼎的《輕輕鬆松上哈佛》中的陽光女孩陳元。陳元2001年北大畢業去哈佛攻讀博士,現在美國華爾街一家銀行擔任高級經濟分析師。
  在讀書的家訓下,愛書、讀書、藏書成為這個家庭的一貫傳統。
  陳小放和妻子都是“老三屆”,年輕時失去了受高等教育的機會。但愛讀書的他,邊工作邊完成了電子技術的本科學業。父母生前,一直和陳小放住在一起。父母、女兒和他都是愛書人,家裡最多的東西就是書,買書、看書、談書,是所有家庭成員的一大樂趣。即使後來在母親的病床前,陳小放說,母子倆談論得最多的竟然是最近讀了哪些書。那時,中風後的老母親說話艱難,但每每聽兒子談到新書,非常開心,眼睛都是閃著光的。
  陳小放說,因為愛書成痴,每個星期都要去書市淘書,原先黃泥街的書商幾乎都認識他,因為買的多,書經常是用麻帶裝回來的。不管到哪裡旅行,在國內還是國外,他最喜歡的也是在當地搜羅書。所以,回程時,別人箱子裡帶回的是紀念品,但他卻是帶回滿箱書。
  在書香的熏陶下,中國傳統文化對這個家庭的影響十分深遠,大到“仁義禮智信”的為人準則,小到一些“勿箕踞,勿搖髀”的日常行為舉止,都被保存得很好。一家人以讀書為樂,父慈子孝,相親相愛。
  2001年,陳小放和他人合著的《輕輕鬆松上哈佛》一書出版後,女兒陳元一下子成了名人。說到陳元的成功,有不少人歸結為天資聰穎。可陳小放卻認為,詩書傳家的傳統,家庭濃厚的讀書氛圍才是女兒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證。
  從小,陳元就是聞著書香長大的,非常熱愛讀書,並且很自然地認為“認真讀書是對的,不認真讀書就是錯的。”
  陳小放自己雖然專業是理科,可卻酷愛人文歷史,家庭藏書也以文史哲為主。陳元受父親這點影響很深。她從小數學、物理很好,在北大和哈佛讀的也是物理專業,但同時,她的文科功底非常深厚,發自內心熱愛中國文化,真正做到了文理兼修。僅在北大期間,她就發表過一系列有關民清歷史、莊子和三國的文章。這些文章旁徵博引、酣暢淋漓,有的甚至讓文史專業的學生也自愧弗如,這更使她在一大群天之驕子中越發顯得卓而不群。
  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已深深融入陳元的骨髓。讀書,尤其是讀中華文化經典成為她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。在美國工作之餘,陳元發起組織了在華爾街的清華北大校友,搞了一個讀書沙龍,定期欣賞討論中國的傳統文化。
  為了讓從小生長在美國的兒子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,陳元每天要5歲的兒子背中國傳統典籍,如《弟子規》、《三字經》,甚至《道德經》。她認為,雖然身在國外,但中華文化不可斷流。孩子現在還小,肯定不懂,但長大卻會受益終身。
  有意思的是,陳小放、陳元父女兩人不僅愛讀書,還愛討論。雖然相隔萬里,但探討卻始終密切。陳小放和女兒的兩地書,從1997年陳元去參加物理奧賽國家集訓隊選拔到去美國的十餘年,從不間斷,多達200餘萬字。這些家書,不僅僅是訴親情,更多的是討論中國和美國的傳統文化。通過交流與互動,讀書也越發有趣而深入。
  這幾年,陳小放先後被聘為湖南省和長沙市家庭教育講師團的成員,多次在長沙、武漢對家長、學生進行教育講座。他說,每次講座,都會說自己家庭最大的收益是從讀書中來,會勸人們沉下心來多讀點書,讀點好書,這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。  (原標題:一家五代酷愛讀書多人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z29hzqe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